交流共建經驗,‘遛’出花園未來
——2023深圳共建花園遛遛游園會經驗交流分享會暨頒獎儀式
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作為指導單位,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作為主辦單位,各區(新區、深汕合作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聯合舉辦,深圳市風景園林協會、公園之友、萬科公益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全國自然教育網絡和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聯合協辦的“2023深圳共建花園遛遛游園會經驗研討會暨頒獎儀式”于6月26日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圓滿舉行。
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何濤主任,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運行維護監管處邵志芳副處長出席了本次交流會,作為協辦單位之一,深圳市風景園林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王曉明出席了本次活動并參與頒獎。
共建花園的意義,在與你我共同參與。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交流共建經驗,‘遛’出花園未來”。交流會共分為三個環節:頒獎儀式、主題分享及圓桌交流。
活動開場由資深共建花園工作經歷的講解員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大家介紹深圳市共建花園工作的背景意義,以深圳市共建花園紀錄視頻拉開帷幕,讓所有參會嘉賓通過視覺帶領走進各具特色的共建花園,用心感受不一樣的美麗深圳。
本次評獎共設置了8個獎項共計50個獎,從花園人氣、低碳屬性、親近自然、親近市民、持續運營五個方面出發,邀請了深圳市風景園林協會、萬科公益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以及特邀專家組成評審團共同評審專項獎。
活動現場邀請與會領導和評審專家團為獲獎花園、團隊和個人頒發獎杯與證書。其中,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何濤主任和深圳市風景園林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王曉明主任共同為獲得“創意無限”設計團隊獎的獲獎團隊頒獎。
在主題分享環節會上,活動邀請了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的6位專家,分別通過《老舊小區環境更新中的花園與居民》、《邁向可持續的2040社區花園》、《構建社區花園的社會網絡——三代校園花園的運維探索》、《共建花園的價值挖潛:高校的介入實踐》、《從場地到場所:可持續導向下的廣州社區花園營造實踐與探索》、《不同情境下,共建的樂趣和可持續的秘密:南山、羅湖、龍華3個共建花園小故事》這6個不同主題的精彩分享,以趣味性為原則,向大家展示了各地共建花園的不同建設理念和有趣嘗試,為深圳持續開展的共建花園建設工作帶來了寶貴經驗。
平等對話、互助共進、思辨溝通是圓桌會議的精髓所在。在活動最后的圓桌交流會環節中,由同濟大學社區花園與社區營造實驗室副主任、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聯合發起人(學術代表)魏閩博士作為話題發起人,以“面向未來可持續花園發展”為主題,聯動在共建花園工作中擔任不同角色的參與者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交流會。設計團隊代表、深圳市境蘭生態景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張寧,社會組織代表、大自然保護協會深圳項目經理張薰予,城管共建花園工作者代表、深圳市南山區園林綠化管理所負責人余宇紅,園丁代表、卓越園丁個人獎獲得者曾曉秀,4位參與者從各自的視角與立足點切入主題,把他們在參與共建花園建設過程中的所看所想所悟進行了對話與分享,用心以情碰撞,同心共續發展。這場圓桌交流讓大家再次感受到有共識才有共建共享,也更加深刻地體驗到了由共建花園帶來的“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城市生活愿景。
極響應政府號召,緊跟共建花園的步伐,發揮協會的核心價值與力量,凝聚各方力量,參與社區花園共建活動,為共建花園建設、營造更加有趣、和諧的氛圍。
煥發城市新綠,喚醒勃勃生機。美麗家園,你我共建。